用剪辑软件调色究竟差在哪?(上)
在过去几年的调色教学中,面对很多想更多了解达芬奇的朋友们,我经常要解答下面这个几乎同样的问题:
为什么影视制作调色非要用达芬奇这样的调色软件,我觉得我自己Pr(或者是FCPX)里面拉一拉挺好的啊,有什么非用不可的理由吗?
选择是门学问。
能不能在一个行业里发展的越来越好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。我不知道有多少行业像影视后期的工作者一样,选择掌握一个什么样的软件,会对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。
话说回来,大家选择某个软件作为学习影视的起点,很多时候确实有运气成分。有的人选择了Pr,有的人选择了Final Cut Pro X,又或者AE这样的合成软件等等。某个软件用惯了就难免有先入为主的心理,接触其他软件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,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。不过当你选择了哪个软件,似乎也就冥冥中注定了你未来的工作方向。
具体的例子不少,分别选择AE和Nuke的两个人,很自然的走上了包装动画与影视特效两条路,再比如分别选择3D MAX和Maya的两个人,注定了未来他们会走上不同的道路。稍微有点行业经验的朋友,相信都会懂我的意思。
现在的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自2010发布以来,完全是适应影视流程数字化之后的新产物,近几个版本更是野心十足,实现了剪辑、特效、调色、音频的一站式后期全流程。无论是独立的准专业小制作,还是顶级预算的电影大片,达芬奇都能Hold住。
对于过去几年中选择或转向使用达芬奇的朋友,一定都会有类似的感受:就是对现代影视数字流程的把握越来越游刃有余,和对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更清晰的认识。
现实一点说,也为大家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上升潜力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素人影视爱好者,变成专业大制作的亲身参与者,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。
往大说一点,原因不在他处,这就是软件本身和行业发展的高度契合性给用户带来的价值。
所以上面提出的那个问题,本身没有什么非用不可的理由,更多的是你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和人生选择问题。说白了,就是你想在行业里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关于软件的比较下面我们还是要再说几句。
以Pr为例,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
缺乏一个完善成熟的色彩管理(Color Management),使用者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现代数字流程的一些核心理念。
具体说到调色,和达芬奇相比软件的内部工作精度不够,工具的友好度低,影响效率。
预算更高的专业制作领域对软件的认同和接受度偏低。
关于达芬奇和Pr/FCPX这样的剪辑软件的孰优孰劣,相信很多人也想看到一些更具体和更直观的对比来验证以上的观点,那么我们稍微花一点时间来给大家做一些比较。
互邦国际影视广告制片厂
全国服务热线:4008789800
互邦官网:www.hoobang.com
有人做创意,我们做创意标准。